当前位置:首页 > 活性炭 > 正文

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

今天给大家分享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其中也会对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改进措施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简述信息一览:

竹炭、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是如何测出来的?

“比表面积”的测量是用比表面吸附仪器测出来的,比表面吸附仪可以测量这类多孔物质的比表面积,孔径大小,吸附曲线等。原理主要是多孔物质的表面气体吸附。

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是B.E.T法,此外还有液相吸附法、润湿热法、流通法等等。

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是其重要的物理结构参量之一,活性炭比表面积的测量方法有:色谱法、容量法和质量法。其中容量法作为测定固体材料比表面积的经典方法,具有测试结果准确的优点。

活性炭有什么特点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催化性、耐磨性等。活性炭是由木质、煤质和石油焦等含碳的原料经热解、活化加工制备而成,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化学基团,特异性吸附能力较强的炭材料的统称。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的性质 活性炭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炭材料,具有高度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这些特性使得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各种气体、液体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

4、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它的主要性质就是它的强吸附性。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是由其内部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越发达,比表面积就越大,吸附性能也就越好。因此,在制作活性炭时,厂家会通过特定的工艺和配方来优化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

活性炭比表面积的单位是m2/g。由于吸附现象发生在吸附剂表面上,所以吸附剂的比表面积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性能越好。

活性炭是水处理吸附法中广泛应用的吸附剂之一,它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具有无数细小孔隙,表面积巨大.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积为500平方米~1500平方米。活性炭有很强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功能,而且还具有解毒作用。

此法测定一般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约为1000㎡g-1。 B.E.T理论需要假定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并且同一层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从第二层开始的吸附类似于液化过程。

活性炭内部有许多孔洞,是靠内部的大量孔洞进行吸附和过滤的,活性炭外表面积就是活性炭外面的表面积,相对于内表面积,占非常小部分。比表面积就是其加上孔洞后的面积,比表面积越大,说明内部孔洞越多,吸附能力就越强。

物化实验--溶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的思考题

常温下,次甲基蓝原始溶液浓度选在0.2%左右,吸附后的次甲基蓝溶液浓度在0.1%左右时,活性炭对次甲基蓝溶液的吸附在4小时左右可达到吸附平衡。若吸附后溶液浓度较低,则需延长吸附时间使其吸附平衡。

升流式固定床的水流由下而上穿过吸附剂层,其压头损失小,允许废水含的悬浮物稍高,对预处理要求较低,但滤速较小。

由实验结果看到,该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不是很大。这与所用的活性碳为颗粒状有关。颗粒状的活性炭吸附能力较弱,吸附平衡需要的时间更长。

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实验报告内容如下: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和方法。在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是通过测量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量,计算出固体的比表面积。

若吸附后溶液浓度太低,则适当减少活性炭的量,增加原始次甲基蓝溶液的量。

...法测活性炭的孔容,及BET法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1、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计算方法:样品制备:选取适量的活性炭样品,进行研磨、干燥等处理,以备后续测量。吸附实验:将样品置于吸附仪中,测定不同相对压力下样品的吸附量,得到等温吸附曲线。

2、比表面积测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样品质量,预处理条件(加热温度、处理时间)。通过查阅国家标准GB/T 19587-2017 气体吸附 BET 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可以得到BET方程公式,参与计算的样品质量与比表面积直接呈线性关系。

3、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是B.E.T法,此外还有液相吸附法、润湿热法、流通法等等。

4、砂浆等的孔隙率。低温氮气吸附-脱附法(BET)测定吸附剂和催化剂表面积,适用于多孔材料(如活性炭)的吸附。不过BET氮吸附法一般耗时比较长,建议使用全自动比表面测试仪器,减少试验强度,同时精确性也有保障。

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1、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不是很大。由实验结果看到,该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不是很大。这与所用的活性碳为颗粒状有关。颗粒状的活性炭吸附能力较弱,吸附平衡需要的时间更长。

2、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实验报告内容如下: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实验所涉及的原理和方法。在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是通过测量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量,计算出固体的比表面积。

3、侧面吸附投影面积为75×10–20m2,端基吸附投影面积为39×10–20m2。对于非石墨型的活性炭,次甲基蓝是以端基吸附取向,吸附在活性炭表面,因此 =39 ×10–20m2。

关于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和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改进措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改进措施、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随机文章